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校友工作 > 优秀校友 > 正 文

张虎才

【来源: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 发布日期: | 阅读次数: 】     【选择字号:

张虎才,陕西省凤翔县人。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民族: 

出生地: 陕西省凤翔县

出生日期:  1962

职业:  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代表作品:  《兰州城市地貌及社会环境问题》

研究领域:  湖泊沉积,全球变化,环境地球化学

教育及学术背景

19809月至19847月,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地质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47月至19869月,兰州大学地质系任助教

19869月至198812月,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第四纪沉积与环境》方向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91月起,在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任教

19901月至199412月任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讲师,主讲《第四纪沉积与地貌》

19951月起任兰州大学资环学院副教授,主讲《环境地球化学》

200310月起任兰州大学资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环境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全球变化》和《专业外语》.

20043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41月起任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兼职教授

200411月调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0年云南高端引进人才.全职引入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成果与荣誉

科研交流

19888月起至今承担了《中德干旱区古环境重建》国际合作研究,并任《中德干旱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该项国际合作研究的合作双方是兰州大学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地理研究所H.-J.Pachur教授和 B.Wünnemann博士等,19958月起,德方合作单位扩大到柏林工大,波兹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哥廷根大学,洪堡大学等单位,对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及相临的居延海地区,祁连山地区,新疆搏斯腾湖等地区古环境演变历史进行研究。

1991年至2000年期间,先后10余次赴德交流及开展实验室工作。

19931-2月和19942-3月受DFG NSFC的共同资助,两次赴非洲撒哈拉沙漠进行横穿东北撒哈拉古湖泊与环境的野外考察工作。

19992-20026月,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做博士研究工作,导师为前任欧洲地球物理学会主席,著名古气候(米兰科维奇天文理论)专家André Berger教授。 论文题目:Impact of surface albedo and vegetation on the response of the LLN climate model to the astronomical forcing。 研究方向:距今2000年以来欧亚大陆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20027月至20033月在鲁汶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做研究工作。

20028 - 9月间,应兰州大学特聘教授冯兆东博士邀请,赴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进行湖泊钻孔岩心提取工作。完成了在蒙古北部Gun Nur Lake 7.48m连续钻孔岩心的提取和附近地区30.6m黄土剖面连续样品的采集。

1990年以来承担,参加并完成了包括西安黄土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及重点科技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97310余项研究课题。

目前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主要工作成就

1990年以来承担,完成20余项基金.其主要代表性的工作成就包括:

1通过对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及临区多年的深入考察,发现这些地区,特别是腾格里沙漠在晚更新世(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曾发育大面积古湖泊。通过仔细认真的室内实验分析及研究,确立了'腾格里大湖期'的时空范围,建立了腾格里大湖演化的年代序列。推测当时腾格里沙漠及邻区降水量显著增加;年均降水量比现今高250350mm,年均气温较现今高1.53.0为一较温暖的半湿润气候环境。同时指出,中国西部干旱区全新世气候演化的不稳定性和古湖泊的游移性。目前正在开展古居延海和柴达木盆地晚更新世湖泊与气候演化的对比工作。

2.通过对南至秦岭山地武都黄土剖面,九州台黄土剖面,沙漠边缘武威黄土剖面,腾格里沙漠内部白碱湖钻孔剖面(深70米)和巴丹吉林沙漠西北古居延海钻孔(深220米)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及与洛川黄土剖面,达里架山晚更新世冰碛堆积的对比,证实了中国黄土物质的广源性。指出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在第四纪期间,特别是在距今100万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是物质积累区而非中国黄土沉积的主物源区。

3.通过气候模拟研究,指出欧亚大陆2000年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地表反照率的变化,是造成全球,特别是北半球近2000年以来(至工业化革命,1850年以前)降温趋势的主要驱动力。给出了1700年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量。近期《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双驱动模式》的提出将为古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目前争论的热点问题(Science, Nature)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使我们加入到世界性的争论舞台上去。

 

注: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